大學畢業後,已少有在台灣看港產片,更何況是非合拍的純港產片。但能夠讓我跑老遠到台南,首要行程跟首個節目就是買票看此片,只因要挺我一位大學同學,一位電影公司老闆,而且是非挺不可。當片頭出現一幕只簡單浮現幾秒鐘的電影公司標誌,是有一點點感動,也一點點自豪。
近月,感覺死神好像不止一個,而且是分成兩派「神馬」,在比拼誰能從眾多學生跟地盤工人弄死多少人。結果看來是弄死學生的死神贏了。而此片,剛好在這時段上映。
看完此片,是沒有哭,但心的確有點戚戚然。不過每次看到鄭中基出場,總令人稍稍出戲:始終,看慣他演戲拍電影都是演喜劇,先入為主關係,今回偏向正劇戲路飾演鄭自雄,演出來是有精英份子的感覺,卻硬是缺了一點封建、霸氣,上一代大男人的味道,幸好不太影響到看整體劇情的觀感。尤其到中段,實在令我腦海聯想到Sylvester Stallone主演並兼任監製的《Samaritan》,二片將主角真正身份揭露前的鋪墊手法基本上如出一轍:已花了一定邊幅營造主角做了什麼經歷了什麼,在起與承後,才用劇情說出他其實是先前主角的兄或弟,繼承其人生與延續劇情。這手法不算高明,但這轉折手法還是會讓人吃這一套,也或多或少為劇情加分之餘,也掩蓋了鄭中基演上一代嚴父的不足。不禁一想,是沒有更適合的人選?還是低成本電影關係,片酬沒能請動適合人選?
而此片能引起觀眾情緒與共鳴,或許是在於校園欺凌外,小時候所身處的封建家庭所帶來的矛盾(真沒想到,身邊朋友的家長,竟還有「兒大當醫生、女大當老師」的執念,硬輸硬求自己兒女),衝突不了是因為當時仍年小,只有一種小孩的單純反應而難有反抗意識吧;還有兄弟姊妹各自的資質常被親人跟外人比較,還有父母的寵愛程度不同,然後那十多年的童年與少年時期,只有默默承受那種沉重與痛苦,甚至成年以後,那陰影仍是揮之不去。又或者今世代的家長,是聽說與接受外間「贏在起跑線」觀念與及身邊同學家長影響下的羊群心理,趁兒女年少有很高的學習能力時,硬塞一堆課外活動增強不同動態靜態能力,殊不知加上課業功課考試,徒增他們壓力。近月的學生自殺,當事人家長有沒有想過當中因由?或許這兩種可能性,對當教育高官的蔡女士而言,也是一團迷思...
而主角在臨考DSE 前對學生們的表白那一幕,也是眾多人當學生時候的一份憧憬吧:想有一位能主動了解、關懷自己的老師,可是最後並未有出現,最後是自己想當自己當初憧憬的老師形象,只是當現實往往是事與願違時,那份無力感,令自己漸漸冷漠與淡然。那團火,不是沒有,但會不會易熄,又或者能燒多久多旺?
看完此片,有觀眾會哭,是因為身同感受被牽動了情緒,曾經的傷疤在多年後今日再次被翻開見血?
最後想說:的確,台北外的電影編排場次的確不太友善,但眼見來了15人左右來看,在我看來,是沒想像中那麼糟,但的確有需要補救的空間。從來,走(買)不太主流路線的片子來上,都是難行的。不用當古天樂,但這段時間好好熬住,當一直在戲棚上那麼多那麼久的戲,做出自身的品味跟格調,這耕耘期可能很漫長,但總會有收成期的到來。這的確很單純的想,但我一直期許這一天會到來,也希望很快便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