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到慶幸的是,有影評影片先出下都沒看,沒被劇透、什麼都不知道去看的話...其實跟有看影評劇透片基本上沒差(大笑)。如題,今回導演Christopher Edward Nolan拍此片比Inception,讓觀眾看得更燒腦更用腦,即場去搞懂。
如果Inception裡的夢中夢是漸進式潛入,需要先理解成一步一步打開眼前幾重門鎖,自然地,會搞懂每一層夢裡在發生什麼事;但TENET天能除了需了解順行跟逆行時間之外,劇情很多小細節更需要慢慢摸索。(例如在同一時間,要搞懂哪些人、事、物是順行還是逆行。)
必需說,今日看了這電影的中午場,回家後再看看「超立方」對這電影的完全解析,有些疑問才稍稍得到一定解答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BhnrHZWsCM
#《天能》完全解析: 一次看懂隱藏結局、彩蛋、深度意義 | 超粒方 | 看懂諾蘭
(不過追看他電影影評片多年,好像第一次看他很狼狽的作劇情解說。我亦不禁邊看邊笑,因為真的很難深入淺出去解釋當中的劇情複雜性細節。這個,如果看懂他的解說,我恭喜你;看了還是不懂,也不意外。也許要整部再看兩三次才行。)
只想搞清楚劇情的話,XXY可幫上忙 (如果夠專心,同時也需動腦筋)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37cN705bQA
#【XXY】燒腦解藥!12分鐘動畫圖解《天能》的故事時間線!|XXY x YAHOO TV
買票看這電影,除了在香港「餓戲多時」,還以為眾要角會有什麼超能力,然後Nolan在最後高潮如果拍出新式新角度的超能力大戰。可是沒多久便發現,這是科幻跟特務片。不過自05年推出新版蝙蝠俠開始,這不止將蝙蝠俠從卡通化轉為寫實而有格調、智慧型而富主題性這個新定位外,同時也為Christopher Edward Nolan建立了其導演風格與品牌。不過比較蝙蝠俠三步曲劇情裡富有訊息含義讓人深省與討論(燒腦),從The Prestige、Inception到TENET,更是從主題訊息去深究,漸漸地變成劇情與主題訊息同時讓觀眾去燒腦用腦,去搞清楚Nolan想說什麼。
老習慣的猜劇情上,還以為男女主角會有感情線甚至有「鹽花」的情節;或者,心裡也猜過Neil的身份又是否Kat在未來的兒子?只是前者在導演一向的風格,通常只會是「一吻即止」,今部也同樣如此(不過Elizabeth Debicki的演出,外形跟健康性感的造型,都比兩大男角吸晴。);後者原來也有網友有這疑問,不過超立方也有其解答。
同時一直引起我好奇的是,在現今大製作的電影,整部電影用綠幕的比例大約在6:4甚至7:3下,Nolan的電影一直反用上6:4或7:3在實景、真人的比重上,除了歌劇院與飛機撞景都是真實拍攝外,到哪幕才是用上綠幕的?至少,角色在綠幕下演出,經CG轉換後「外形會發亮」的特徵,在我看來較難發現,這確是較高水平的電腦特技。
最後,不禁一想:是否拍過Nolan的電影,都有機會藉著他去拍蝙蝠俠?(看看Robert Douglas Thomas Pattinson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