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FB_IMG_1576452551183_1576574597.jpg

從來,愛情片不是我有興趣或主動想看的電影類別。上一次看《練愛ING》算是例外,因偏向喜劇的愛情片比較對中口味。再上一次,是當燈泡跟一對戀人去電影院看愛情片,年代久遠,連電影名字也想不起來。這部有興趣想看,在於跟台灣好友從《親愛的房客》聊到這電影,更重要是後來在維基發現,這電影原來在老家—屯門取景,登時來了興致。

開場廿多分鐘後,用手機的錄音APP來測試正在相擁的女方是否真人還是幻覺,然後才出現片名,這一幕,我挺喜歡。後來在男主角在家精神病發,糾纏於虛構跟真實間的女主角,這一幕也很有張力。思前想後,它又像《傻傻愛你傻傻愛我》—結局到底算不算是一個Happy Ending?(說起來,其實《傻傻愛你傻傻愛我》又算不算愛情片?)從網路某影評跟專訪,看到蠻有趣的情況:《幻愛》團隊到戲院謝票時,觀眾提問到結局是真是假?有觀眾認為是真(包括在那戲院看完那電影寫那影評的筆者,還有主觀上想Happy Ending的我);客觀上看到男女主角最後在隧道擁吻作結(如果不太留意鏡頭調光的暗示的話);但導演在專訪中,想從原作改寫結局,想觀眾看完後能帶點盼望離場(似乎這是夢中相會而已,而答案,看來也呼之欲出)。

又引伸另一角度看:這電影裡的男女主角因為身份衝突(輔導員與案主談戀愛)與思覺失調這精神病難以交伴侶的難題下,最後在圖書館裡分手,又是否一場悲劇?叫人帶點安慰的是,戲外現實,男女主角在煞科後真的在一起。

若說對我最有共鳴感的,是虛構的「欣欣」—每個男生心中的理想型是什麼,她便是化身成他心中最想要的那位另一半。哪個男生,誰不想另一半是這模樣?但,這是阿樂思覺失調下的「實體幻覺」,而世上亦沒有百分百有如此契合的女生。能如此契合,現實中或許就如日本某節目某集中,某女學生為求倒追中小學那位男同學,一直紀錄男方的喜好跟行動,整形後想盡辦法當他鄰居再倒追得手。這樣的女生,你會想要嗎?

開始字窮了。最後,最誘引我看的主因—老家屯門,升上小學開始看著那裡的輕鐵慢慢興建到通車,還有從臨時的屯門碼頭,變成今日的翠寧花園,是我住在屯門友愛邨時的童年回憶。自從《一蚊雞保鑣》以後十多年再有一部在屯門取景拍攝的電影,對我而言是一種吸引力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ritingfair 的頭像
    writingfair

    寫功七流

    writingf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