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位當醫生的大學學妹忽然走了。死因,從幾位共同朋友口中,都得出同一答案。此刻仍難以接受,也一直不承認這死因,因為,她那開朗性格,實在跟她的離開實在難以拉在一起。
死亡,人越大越感受到這詞的意義。容我說說曾擦身感受過死亡的經歷:
第一次,是跟我表弟在我家樓下走回家時候,身後忽然聽到一陣撞碎聲,回頭一看,只見一個盆栽在我幾步距離摔爛。回家後得知,是我家人不慎將盆栽從22樓掉下來。當刻回想,走慢幾步的話,出事的不是表弟,就會是我。
第二次,是我大四下學期某一晚。當時在宿舍房間正想破頭去趕論文,正在非常聚精會神好去看、去修內容時,忽然一股衝動,打開宿舍窗戶,從4樓一下子跳下去。當跳的那一剎那,不自覺大喊了一聲,回一回神,雙眼仍在盯在筆電裡的一堆文字上。
對,死亡,有時候可以往往出於一瞬間的決定。對於工作或生活也許有壓力,或許是恐懼,也可能出於一時迷惘或鑽牛角尖,從而做出無可挽回的事。
這又想起近日一位長輩說:吞藥自殺還好,至少還有時間救人;但選擇跳樓,想挽救也挽不了。
我這個廢青不時會想:我辦事能力不高又粗心大意,錢又沒比人賺得多,很多事想幹又幹不來。這麼窩囊怎麼不去死掉便算?
這問題既答不出又幹不出,就只有默默地,捱著罵繼續幹活。一直認為,我是一個很悲觀的樂觀主義者,既將很多人事物想得非常負面非常的差,但往往遇上一個關鍵點後,便會「負負得正」,然後又繼續戰戰兢兢往好的方面走下去。
例如工作,近年一直深怕自己幹不來,做事放不開,但想到最糟的只會出大條卻不會死人。既然死不了人,還有什麼好怕?
到這裡或許又有人問,如果你是醫生,有機會醫死人的話,你還會這麼說嗎?坦白說,我不是醫生,關乎人生死當中如何樂觀,我卻還沒到一個層次去應答。
不過,就算一個醫生能醫不自醫,一樣需要外來的協助。不專業的,找找人聊聊,就算心結難解,至少還有人分擔;專業的,亦可找心理輔導。以上,我知道太表面太膚淺,說易行難甚至空口說白話,否則......
多點留意身邊人,多點關心,是否能夠避免張國榮之死?這是我一直在想,也一直努力在做。
最後,學妹,RIP。如果你在這幾日能看臉書,你可以看到,其實很多人很疼你的。
眼見是黑暗,曙光在轉角。
留言列表